第91章尚書曾鑒
京城,工部?
謝宏吃了一驚,兩人不過剛剛見面,而且自己開這茶館也算不上什么正事,怎么這位尚書大人就突然提出這樣一個邀請?
聽到京城兩個字,他也有些心動,可是轉(zhuǎn)念一想,還是不對,京城還有個劉瑾對他構(gòu)成威脅呢。再說,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像剛剛穿越的時候那么無知了,在明朝,想要當官,還是在大明中樞六部之中,沒有個出身是不可想象的。
別說他連舉人的功名都沒有,就算是那些同進士出身的,遇到和自己職位相仿的同僚,那都要矮上一頭,他一個秀才能升官才怪呢。
開始的時候,謝宏想接近正德不過是因為熟悉而已,在衙門呆了幾個月之后,他發(fā)現(xiàn),在這個時代,自己唯一能夠擁有地位和權(quán)力的方法就是靠手藝接近正德。
“曾伯父,小侄有些不明白……”謝宏不想答應(yīng)這個邀請,可是拒絕的話也不怎好出口。這位曾尚書一見自己態(tài)度就很親厚,又有董平的關(guān)系,最重要的是,他的邀請肯定是出于善意。除了謝宏自己,誰又能想到他一直想著接近皇帝呢?
“呵呵,張大人走的匆忙,沒有細察,老夫倒要問問你,謝賢侄,你這廳堂建成圓形,除了多擺放些桌椅,應(yīng)該還有別的用意吧?”謝宏沒有應(yīng)承自己的邀請,曾鑒卻不在意,反而笑著問出了一個似乎不相干的問題。
“原來曾伯父也看出來了?!敝x宏劍眉一挑,這位曾大人眼光不簡單哪,“利用空間是一方面,此外圓形的墻壁還有聚音的效果……”
“賢侄果然精通格物之道,除了圓壁聚音,以老夫觀之,你這茶館應(yīng)該還別有乾坤,不然琴房明明在二樓,為何一樓也聽得那般清晰?那風聲,鼓聲響起之時,聲音似乎是從四面八方傳來,這才顯得真切無比?!?br/>
難怪會是董平父親的至交,這曾尚書似乎也有技術(shù)狂人的潛質(zhì),一談到技術(shù),連本來有些灰敗的臉上,都泛起了紅光。
謝宏知道,格物之道就是古時對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稱謂。沒想到的是,自己原以為隱秘的機關(guān),竟然也被這老者這么短的時間便看破了,謝宏明白,這是真的遇見高人了。
自從上次制作鋼琴的時候得了董平助力,謝宏就收起了對古人的輕視之心。以自己的手藝,也許在這個時代也能算上是杰出,不過若是沒有后世的見識,也不過就是普通的名匠而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至少那神臂弓的制作方法,就是謝宏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的。
“曾伯父法眼如炬,果然是同道中人?!敝x宏贊了一句,也試探了一句,在明朝,有手藝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就算是工部尚書也一樣。他仔細看曾鑒的神色,卻見對方依然微笑著等自己說話,知道是默認了,也不由有些激動。
到了這個時代后,除了跟董平談技術(shù)的時候會有跟同行探討的感覺,跟其他人談起來,對方都是不以為意的樣子。就算是馬文濤這樣幫閑,馬昂這樣的軍戶,也是一樣,都不大瞧得起匠人。
京城的那個死太監(jiān)也是一樣,雖然對匠人做出來的寶物很喜歡,卻對匠人很不在意,連謝宏到底是不是寶物的制造者都沒詳查,只是派人跟蹤了董超一次而已。謝宏不知道這些人的觀念是怎么形成的,不過這樣的風氣確實讓他很是郁悶。
這位官拜尚書的曾大人竟然也是同道中人,謝宏很覺振奮,也不保留,細細的說道:“實際上,琴聲也好,風聲鼓聲也好,都是從琴房中傳出來的。不過卻不是正常的傳播,而是通過這些管子……”他指了指幾個角落里,曾鑒和董平望過去,果然看見了一些很隱蔽的管子。
“這些管子的開口呈喇叭狀,在琴房里也是……”謝宏做的東西就相當于原始的環(huán)繞立體聲了,當然,效果比后世差得遠了,好在這茶館空間也不太大,對謝宏來說,這聲效還算差強人意。
“原來如此……”謝宏本以為還要詳加解釋一番,結(jié)果卻見曾鑒竟是一臉釋然,顯是已經(jīng)明白了。
“老夫聽董賢侄說,謝賢侄之前還做過兩個作品,還送進宮中去了?”
“確有此事……”這事兒,謝宏一時間倒不知道如何作答了,雖是同道中人,但終究也是一位尚書。上次他聽宮里來的那個小太監(jiān)說,朝堂上似乎對正德收集玩物的事情很不贊同,也不知這位曾大人會不會興師問罪。
“謝賢侄無須顧慮,老夫與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不同,雖然有個進士的出身,其實也不過是個老工匠而已?!痹b淡然一笑,話雖說得云淡風輕,可謝宏還是在老人的神情中捕捉了到了一絲憤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