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無價之寶
老吳拿著那顆發(fā)光的珠子,一直過了五六分鐘,審試了個清楚。
這顆珠子的光雖然不是很明亮,看起來似乎也不是很強,但就真如十五的月亮一般,天大地大,月光雖然不強,但到處都能照得到,看得見!
“大侄子,再把燈打開吧!”老吳試清楚自己想要知道的方面后,這才對張繼業(yè)又說了一聲,讓他把燈打開。
燈一開,強光亮起來,那珠子在強光下又恢復(fù)了原樣,看不出來它在發(fā)光,但經(jīng)過剛剛的試驗,大家都明白,這顆珠子是發(fā)光的。
老吳顯然太激動了,顫抖著聲音又問著張燦:“張燦,你……你說這是什么東西?”
聽老吳的語氣,再看他的表情,張燦就估計得到,老吳可能認(rèn)出這是什么東西了,只不過不敢確認(rèn),心里還是有些疑慮,所以才先問問他,看看他認(rèn)為是什么。
不過老吳雖然疑慮,但心里還是已經(jīng)信了九成九,而張燦既然能超越他而認(rèn)出這蛇雕里面有這件寶物,那說明他早已經(jīng)知道這里面是什么東西了,否則怎么會毫不猶豫的就扔兩百萬去買下這一件根本不值那么多錢的東西?
張燦看著眾人都在望著他,不解的老爸,哥哥,妹妹,還有雖然不解,但卻很信他的蘇雪,驚疑不定的老吳,張燦笑了笑,攤攤手道:“老吳,你覺不覺得這是一顆隨珠?”
“……”
老吳禁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呆怔了好半天才喃喃道:“當(dāng)真是隨珠?”
“什么是隨珠?”
張國年,張繼業(yè),張華,以及蘇雪都不明白隨珠是什么東西,好像也沒聽過“隨珠”這個名字,不過聽名字的話,也就是一顆珠子而已吧,難道一顆珠子還能比一棟房子貴了?
這個東西,張燦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他只不過是靈氣分析而得到的結(jié)果,所以張華問起來后,他也就指著老吳笑笑道:“還是請老吳來說說吧!”
老吳嘆了一聲,當(dāng)然表情不是惋惜的,而是著實想不到的意思,然后說道:“這個隨珠啊,眾說紛紜,也沒有個一定,古人相傳多為珍珠一類,宋代成書的‘太平御覽’中曾說,‘隋之明月,出于蚌蜃’,又有漢書‘鄒陽傳’中也說,‘明月之珠,藏于蚌中,蚨蜃伏之’,不過近代學(xué)者就認(rèn)為是瑩石,當(dāng)今亦有學(xué)者分析研究史載隋珠,以‘夜光之珠,有似明月’這個特征,覺得難以用舊說來解釋……”
“吳叔,來,喝口茶再說……”張華乖巧,見老吳說得口干舌躁的,趕緊給他倒了一杯茶水。
老吳笑笑著以示謝意,然后端起茶杯喝了幾口,著實說得口干了。
“這隨珠啊,又有名字叫做‘隋候之珠’,是與和氏之璧齊名的珍珠,后世便將那些絕世珍寶用隋候之珠,和氏之璧來形容,相傳漢東國,有隋候,是以姬姓的諸侯,偶在江邊見到大蛇重傷,當(dāng)即用藥治傷,大蛇傷好后從江中銜了一顆珠子來報恩,這顆珠子就是所謂的隋侯之珠了,相傳有明月之光,蓋世之寶,不過從來都只是個傳說,史***載多,但從無實證,沒有任何人見到過!”
張繼業(yè),張華,還有蘇雪對這隋侯珠雖然沒聽說過,但和氏璧卻是知道,打小學(xué)的書本中就有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璧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貴重的寶物之一,古有多個朝代爭奪的傳國之寶,聽得的確不少,所以老吳把隋侯珠與和氏璧相提并論,足以想像到那顆珠子的貴重了。
不過,現(xiàn)在老吳手中拿著的這顆發(fā)光的珠子,就是他嘴里說的隋侯珠?能與和氏璧齊名的隋侯珠?這得值多少錢?
老吳說得興起,又喝了一口茶,茶里含了幾片茶葉,老吳也沒吐出來,在嘴里嚼了一嚼,當(dāng)即就吞進了肚里,然后又說了起來。
“當(dāng)今有學(xué)者便到斷蛇丘實地勘探,發(fā)現(xiàn)與古書所載不符,斷蛇丘與現(xiàn)今的潭水相距甚遠(yuǎn),因地殼運動而發(fā)生的自然運動中,河道變遷,在這一帶找不到隨珠的蹤跡,而且隋地,今湖北隨縣一帶,江流湍急,山洪常發(fā),水渾濁而溫度低,并不適合珍珠蚌的生長,更難有長成蛋卵般大的隨珠,受渣水故道變遷的啟發(fā),勘探的學(xué)者再深入大洪山麓地考察,結(jié)果在鐘祥九花寨一帶的山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金伯利巖,這讓他們有了對隨珠是最高寶石級的金剛石的猜測,因為金伯利巖是一種基質(zhì)不含長石的偏堿性超基性巖,是原生金剛石礦的主要母巖,南非的金伯利地區(qū)就因此而得名,而古書中記載的隨珠是,‘珠盈經(jīng)寸,純白,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而金剛石中,只有曲面晶形的寶石級金剛石是有可能會發(fā)光的,而且是世所罕見的最高等級的寶石,不過隨珠到底是蚌珠夜明珠,還是曲面金剛寶石,當(dāng)今的學(xué)者們也是各有爭論,沒有一定,只因為沒有任何人見到過實體,無法確認(rèn)!”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