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的,這朱宜鋒是逆賊,所以,所以……可,可是……在內心深處卻又有一個聲音提醒著左宗棠,其言之有理,也就是在這種思緒的碰撞中,左宗棠才顯得有些茫然不解。
倒是胡林翼于一旁搖頭苦笑道:
“大都督所論,實在高明極了,未曾想,大都督非但長于用兵,更長于蠱惑人心。”
“人心焉能蠱惑?”
人心非但能蠱惑,更能愚弄,當然朱宜鋒絕不會這般說,而是正色說道。
“一家一姓,國家兆民,兩者相比,孰重孰輕,孰大孰小,這對普通人來說,是個不難回答的問題。然而許多讀書明理的大人君子卻常常愚昧得很。他們之所以在這件事上表現(xiàn)出愚昧,并非識見不夠,乃由于私心所充塞也。兩位仁兄數(shù)十載,孜孜矻矻苦讀詩書,克己復禮砥礪品行,或是潛心鄉(xiāng)間以為苦讀,或是夙夜匪懈以勤政事,無不是被“忠君敬上”所匡限。若在我漢人之盛世之朝,此誠可以附驥尾而行千里,伴麗日而照后世,可是兩位生不逢時。今者,愛新覺羅氏置我漢家江山于不顧,令億兆漢民慘遭涂炭,滿清之統(tǒng)治正可謂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保夕,行將就木,兩位欲剿平天下后而使?jié)M清中興,豈不是緣木求魚,又好比南轅北轍。況且吊民伐罪,征討寇仇,有何不可?有何不能?”
話鋒陡然一轉,朱宜鋒又厲聲說道。
“若兩位仁兄固執(zhí)于于一家一姓之小節(jié),遺忘了拯救國家百姓之大義。他日千秋史冊,恐亦不會說兩位仁兄是愛新覺羅氏的忠臣,只會言道兩位皆是數(shù)典忘宗之漢奸!非但不能名垂青史,反倒會遺臭萬年!”
這般厲聲之斥,只說得胡林翼、左宗棠兩人后背頓時涌起一陣冷汗,兩人無不是被說得面色蒼白,亦似有大夢方覺之感,對于年過四十的兩人來說,這這種醒悟或許并不算晚,但是對于他們而言,這一場大夢方覺的沖擊,卻遠非一時所能接受。
雖是一時無法接受,但卻又不得不承認其所說的是事實!
“兩位仁兄,其它的話,朱某便不再說了,朱某之路已定,唯效仿我太祖洪武皇帝之義舉,驅逐滿韃,恢復中華,復我漢唐舊邦,救我百姓于水火,挽我民族于將傾。至于兩位仁兄,如若愿意,朱某自當?shù)孤南嘤⑽灾厝?,以共挽我漢家之危難,如若不愿……”
話聲微微一頓,朱宜鋒的神情中露出些許無奈之狀。
“兩位皆是我漢家難得之賢才,雖與朱甘道不同,然朱某亦不忍加害爾等,若兩位愿允諾絕不助紂為虐,為滿清所用,朱某自當放還兩位歸鄉(xiāng)……”
在道出這番話后,朱宜鋒又特意說道。
“當然,若是兩位一時難擇,不防暫且于此住下,先看一看這武昌之變化,再做選擇,亦無不可!朱某告辭!”
說罷,不顧兩人的詫異,朱宜鋒便徑直走出了房間,在走出院子的時候,便對一直候在門外的張森輕聲吩咐道。
“這幾日放松監(jiān)管,他們愿意出去,就讓他們出去!”
大都督的吩咐讓張森不由一愣,然后輕聲詢問道。
“大都督,這街上魚龍混雜,臣擔心他們會不會趁機逃走!”
“逃走?”
看一眼張森,朱宜鋒冷笑道。
“若是你連這兩個人都看不住,那本都督又要你何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