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推之后就要上架了,希望大家到時候能夠定閱支持,并把月票留給無語,拜謝!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于《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相比于北京的哀氣連天,此時的已經(jīng)易名為“天京”的江寧,卻是一片喜氣洋洋,雖說這江寧猛然涌進數(shù)十萬人,使得城中百姓達到百萬之多,可對于太平天國的將士來說,在一路東征之后,他們有了那么一片立足之地。不用再像過去一般東征西討。
而對于天國的王爺來說,他們終于有機會擺出了曾令其夢中亦會發(fā)笑的儀駕來。
浩浩蕩蕩的一片儀駕開了過來,十副大鑼鼓開路,一面黃綢大旗前導,乃是:“真天命太平天國勸慰師、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楊。”士卒七八百人前后擁護。作為太平天國第二人的東王楊秀清坐在十六抬大轎中,猶覺不甚滿足,因為他這副儀仗,比了那日天王進城時的鑾駕遜色多了。九千歲比萬歲不過一步之差。他要在軍民心目中,豎起自己高大尊嚴的形象,儀仗中也要有龍,也要有旗,還要有更多更大的鑼鼓,更大的轎輿。
“就這般定下了!”
因為此時的天京諸事草創(chuàng),縱是天王府也只能一切因陋就簡,不過將總督衙門議事廳的匾額蒙上一層黃綢,上書“金龍殿”三字,就算是天王臨時的正殿了。屋內(nèi)陳設本就簡單之至,梁上懸了一塊“皇恩浩蕩”的金字匾額,梁下幾把太師椅和茶幾,現(xiàn)在也把匾額蒙上,改寫成“天恩浩蕩”四字,感謝天父天兄,引領他們走上反清勝利的輝煌之路。諸王朝見的禮儀,在永安擬定朝規(guī)時,分成兩等,東、西、南王是站著見駕,而北王與翼王是跪著見駕的。
此時對于身為天王的洪秀全來說,因為初登大位的關系,所以很不好意思坐受諸王的參拜,所以,在東王、北王以及翼王進殿后,三王立人還未進議事廳,洪秀全便主動迎出來,東王站著,拱手道:
“小弟楊秀清向二哥請安。”
北王和翼王剛欲屈膝跪下見禮,被天王攔住了,說道:
“自家兄弟,免禮了,廳中空空蕩蕩,這天還有些寒,快些到屋里來坐吧?!?br/>
這會對于身為天王的洪秀全來說,他還沒有身為天王的自覺,說起話來也還是如過去一般,進屋坐下后,東王等人散坐在太師椅中,看著眼前的三王,洪秀全高興地說道:
“自你我兄弟于金田起義兩年多,行程幾千里,一直在和妖兵打仗,沒有一個安身的地方做根據(jù)地,今天總算在天京安頓下來了……”
在天王說話的時候,北王則不住點頭,卻不開口,至于翼王石達開則沉思著,實際上早先在定都的問題上,洪秀全的想法就曾遭到楊秀清的反駁,不過在因為四人之中,三人主張于江南為根據(jù)地,楊秀清最終也只能妥協(xié),現(xiàn)在見天王重提此事,楊秀清自然沒有發(fā)表任何意見。
洪秀全見楊秀清沒有言語,便試著說道:
“那末即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定下了以江寧為天京。那還有一件事要辦,就是這個總督衙門雖則房屋不少,究不是王宮格局,給軍民看了也不像樣,更不能彰顯我天國氣勢,所以須得重新收拾一番,愚兄雖不主張奢華,總須像個王宮的體制。”
對此,楊秀清倒是沒有反對,他點頭說道:
“這個好辦,索性拆去重建,再把附近民房擴并些進來,造得氣派大一些,將來少不得會有洋人來****朝拜,王宮事關對外觀瞻,花些錢也應該。”
習慣左右逢源的韋昌輝也連忙笑說道:
“這一路上咱們從各地藩庫繳獲了不少金銀,這沿途“打先鋒”所得又豈止千萬兩,錢是花不完的,這江南富庶,大不了,再多打點“先鋒”就是。不過要限時在年內(nèi)完成,明年正旦就可以在新宮舉行大朝會了?!?br/>
見自己的這個提議沒有人反對,洪秀全便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
“清胞軍政事務繁重,稟事的人多,也須有個像樣的王府,一塊兒動工修建吧?!?br/>
聽天王提到自己,楊秀清便點頭應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