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也看門面的,出名的大鋪子手里沒錢那也是不敢進的。
所以店里客人雖然不多,卻都是舍得花錢的主,偶爾進來一個莽莽撞撞的,一問價格就帶著十分牙疼的表情又走了。
有兩個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家仆,在等伙計把選好的點心包好。
還有兩個打扮的挺光鮮的年輕媳婦結(jié)伴在幾款做的頗為好看的點心前挑選著,神色間頗有幾分不滿。
“這來來回回的就這么幾種,一點新鮮都沒有?!?br/>
“是啊,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婆婆把家里把持的有多緊,難得這一回我小叔子成親,置辦點心這事讓我操持,我可得辦的漂漂亮亮,一絲一毫都不能出問題,讓她瞧瞧我的能耐!也給我自己長臉!”
“你婆婆把這事交給你辦那就是準備放權(quán)了,事當然是得辦的漂亮,但是你可別較勁,在讓你婆婆覺得你是對她有意見吶,這可不好!遇上那拿不準的可一定多問問她,省的事后落埋怨,做媳婦可跟做姑娘不一樣的。”
這仿佛是一對姑嫂,相處的還不錯的樣子,年長一些的娘家嫂子諄諄教導著。
沒有冰箱的時代,喜事大多都會挑在冬天,天氣漸冷,食物好存放。
點心在清平縣的喜事上用的是非常多的。
宴席上就不用說了。
再比如是新娘子的壓箱,那是肯定要放上好多包的,婚禮上進行各種程序的時候那些幫忙的人會有一百種借口來討。
新娘子也不會一要就給,雙方你來我往,氣氛想不熱鬧都難。
就是圖個熱鬧,也圖個吉利,紅事就是這,什么東西都被賦予吉祥的寓意,得到的就會很開心。
就像是白事上什么都晦氣是一個道理。
清平縣這邊還有個規(guī)矩,參加喜宴的客人臨走的時候每人都會發(fā)一個紅布縫的喜包做回禮,里面裝著兩包糖果,兩包點心,都是一包稍好點,一包稍差一點,外加兩雙筷子,兩只碗。
糖果是給孩子的,祝福孩子將來生活美好,點心是給大人的,祝福家里吃喝不愁,碗筷是給老人的,自然是希望祝福他們長壽,多吃幾年飯。
至于東西的好壞,多少,就看家庭條件了。
也有那特別窮苦的人家就只回一對碗或一雙筷子的。
這邊人評論一個婚禮是否有排面,通常除了喜宴上都有些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外,就是回禮的檔次了。
這也是喜宴上相當大的一筆支出。
那個年輕些的媳婦就點著頭道:“我曉得呢,這話我就跟你說說,跟別人那是不會的?!?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