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估摸著今年也就賣完這一次,最多也就在賣一回。
剩下的還得給親朋好友都分分,大舅舅兩口子那當然不用說,二姑雖然不咋滴吧,那姑父可是自己哥哥的老師,兩個表哥感情也好,沒有不給的道理。
除此里正家,月月家,余家,那都是要分一些的。
常氏還打算給常有德做上兩件棉襖,那怎么說也是自己親爹。
寧彎彎跟二蛋說錢掌柜要不了的話就讓他給介紹幾個買家賣了。
這玩意有錢人才買的起,而有錢的人你介紹給他,他還得承你的情,免得他在張羅了。
第二天二蛋回來卻是說錢掌柜全買下了。
他也是打算自己家用一些,其他的送人。
主要還是寧彎彎賣的便宜,一斤才五百文錢,他要自己去北邊買一斤怎么也要八百文錢,那些商人販賣過來的,就更貴了,一斤沒個一兩銀子下不來。
他就是買了轉手賣都賺錢的。
一下子又進賬了一百八十兩的銀子。
寧彎彎就真的花掉了一百兩,買了三頭驢子三頭騾子回來,干起了租牲口給人壓谷子的行當,也是預備著以后送貨拉磨什么的還是驢子騾子靈活。
常氏看著那一排的牲口,這可是一大筆財產,為此她還感慨良久。
“我到這會呀才真找著點地主婆的感覺!”
谷子脫殼后就是粟米,黍子就是大黃米。
這兩種莊稼比麥子脫殼還麻煩。
因為這兩種莊稼顆粒小,外面那一層殼十分的不容易去掉。
原來都是曬透了在地上摔,摔干凈了在拿麥子脫殼的工具搗,才能把外面那一層殼去掉。
現(xiàn)在在打麥場里壓一遍,在把壓下來的谷子在拿石碾上碾一碾,比原來的效率快多了。
雖然大部分人家現(xiàn)在已經接受了麥子,可在他們心里,粟米和黍子依舊是地位很高,這是幾百上千年的習慣。
寧彎彎給人壓一場谷子收個幾文錢,那還是整天都有人排著隊的來預約。
“丫頭啊,一會去給我家壓一場谷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