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12年3月初,牧淳風的第一集團軍群率先裝備了三千支步槍,一百門榴彈炮,五十挺連發(fā)槍,這玩意沒有彈匣,等于是生產了一百個大槍筒,一半得是用來充當備用輪換裝彈。
各部隊的三千名狙擊手也優(yōu)先得到裝備。
轉輪槍倒是生產了不少,葉大天子自個就留了兩支,譚群綺也拿了雙槍,象鳳家姐妹也人手一支,小五子小六子、八大龍虎禁衛(wèi)、內宮近衛(wèi)團都配備上了。
葉大天子主要是先給狐嘯云的虎豹鐵騎先行裝備轉輪槍,火槍的出現,讓騎兵失去了沖陣的恐怖威力,但憑現今落后的槍械,騎兵依舊是重要的存在。
葉大天子心中的騎兵構想是戰(zhàn)地服,輕便但極有韌性的鋒利馬刀,長短槍各一支,騎兵沖鋒時可以先用長槍轟射,沖近時再用短槍射擊,貼身后再用馬刀劈砍,同樣是突破敵軍防線的重要突擊力量。
當然了,帝國的軍隊裝備射程遠的步槍之后,段式排射不適用了,都將以戰(zhàn)壕為主的陣地戰(zhàn)、炮兵集群打擊、遠程轟射等為全新的作戰(zhàn)理論。
攻打韓地境內的三個倭寇城即將打響,已經來不及把各級軍官分批調來集訓,只能把這些全新的作戰(zhàn)理論寫到書上,刊印成冊,分發(fā)到各部隊,所有軍官士兵都必須學習。
挖掘戰(zhàn)壕,士兵得配備工兵鏟,帝國各大兵工廠根據葉大天子設計的可挖、可當鋼刀砍劈,可當鐵鋸鋸木的多功能工兵鏟緊急生產,先行列裝部隊。
4月初,牧淳風的第一集團軍群做為主攻軍團,率先對吉安城發(fā)動了進攻。
一百門榴彈炮在吉安城下一字擺開,校準好方位坐標之后,隨著軍官的一聲令下,各門榴彈炮怒吼起來,隆隆炮聲驚天動地。
呼嘯的炮彈砸落城墻上,把堅固的青石板炸出一個個大坑,碎石彈片激射,許多倭寇兵非死即傷。
這些倭寇兵第一次償到了空心爆炸、彈片殺傷的恐怖威力,守在城頭上的倭寇兵被激射的彈片大量殺死殺傷,一個個心寒膽顫。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