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攻城
北疆有大周最長的邊境線,共三千多里長,五座城池,分別是塔城、烏城、漠城、錫城、賀城,與北疆接壤的是遼闊的漠北草原。
漠北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游牧民族部落,這些部落少則幾千人多則十幾萬人,他們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貧瘠的漠北,水草豐美的草場是有數(shù)的,他們隨著季節(jié)不斷的遷徙,故而很難形成城市聚落,也無法實現(xiàn)財富積累。
也就是純粹的靠天吃飯,一旦發(fā)生雪災(zāi),旱災(zāi),牲畜損失慘重,對游牧民族就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們就會南下?lián)尳伲l(fā)戰(zhàn)爭。
游牧民族驍勇善戰(zhàn)、兇悍好斗、殘忍奢血,他們時常用戰(zhàn)爭、掠奪、和親、互市等方式相互對立,相互依存。
韃靼是漠北諸多部落中最大的一個游牧民族,這幾年韃靼陸陸續(xù)續(xù)吞并了周邊所有的小部落,建立了漠北皇庭,即如今的韃靼皇室。
也就是說如今北疆的邊境線全是韃靼地盤。
北疆共有二十萬大軍,因塔城最大,人口最多,又是北疆的政治中心,有八萬大軍駐扎在塔城,其他四個城池分別駐扎了三萬兵馬。
北疆副帥定遠將軍許勇暗中投靠蕭鴻斌,在韃靼大軍攻占塔城之時,他帶著人從里面打開城門,韃靼大軍所過之處,塔城將士要么被殺,要么投降,主帥昭武將軍易振鵬帶著部分將士拼死殺出重圍逃到烏城。
易振鵬帶著塔城的殘余兵力逃到烏城后,便命人送信回京請求支援,并讓心腹通知其他城池的心腹將領(lǐng)不可輕舉妄動,以守好他們的城池為主。
而烏城這里也迅速加高城墻。
易振鵬站在烏城城墻上,戰(zhàn)袍肅穆,玄甲明光,手中長槍閃爍著寒光,如同星辰般璀璨奪目,令人不寒而栗,那雙眼眸銳利如鷹隼,凜然深寒。
他盯著不遠處黑壓壓的二十五萬韃靼大軍,眉頭死死的擰在一起,眼中有著濃濃的擔(dān)憂。
阿木爾調(diào)動上萬人架著云梯,推著攻城車、投石機攻城。
‘砰砰砰’一塊塊巨石砸在城樓上,砸得塵埃四起。
粗壯的大圓木撞擊著城門。
城墻上的大周將士長矛刺下,將一個個試圖從云梯爬上的韃靼人殺了下去。
韃靼人一個個倒下去,又一個個爬上來。
四面城墻箭樓上的弓箭手時刻準(zhǔn)備射殺飛身而上的敵人。
凌公子帶來的人在四周城墻巡來巡去,有拿著盾牌爬上來的敵軍正想殺了大周將士之時,被他們眼疾手快將敵軍殺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