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張嵐不在的時候,除了藥房能夠拿藥之外,時不時的能有人來看病也和盧依晨經(jīng)常待在診所有關(guān),哪怕是張嵐不在的時候盧依晨不能看病,但就是說幾句話,提幾個建議,也比之前來了之后沒有人,只能轉(zhuǎn)身就走的情況好的太多了。
但這來看病的,大都是一些很常見的小病,京都地界,醫(yī)院到處都是,生了大病或者嚴重之后,更多地還是選擇去醫(yī)院做檢查。
能來張嵐診所這里的,除了覺得比較近一些、方便一些之外,還有的就是一些疑難雜癥了。
不管什么時候,在走投無路或者久治不愈的時候,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不如找中醫(yī)給治一治,死馬當做活馬醫(yī)吧。
而且有很多人都相信,在民間是有不知名的老中醫(yī)和偏方的。包括張嵐這里就是,與其說讓他們相信是張嵐把妞妞的父親用正經(jīng)的治療醫(yī)術(shù)給救了回來,倒不如說張嵐用了一個偏方把妞妞的父親給救了回來更符合他們相信的事實。
所以在之后,診所的生意是有見好的跡象,在張嵐開藥的診療費正常了之后,時不時的有個小毛病過來讓看一看的就更多了。
這些過來問診的,張嵐在坐診了一段時間之后,不是大病和疑難雜癥,都交給了盧依晨去處理。
常見的病就那幾種,能過來看的,小毛病靠吃藥和針灸的,就那么幾種處理方式。難一點的也不會來張嵐這里,大都是用醫(yī)保直接去醫(yī)院或者去有醫(yī)保的診所了。
不過大多數(shù)的時候,在盧依晨給人治療的時候,張嵐是需要在一旁看著的,盧依晨學(xué)醫(yī)也有好幾年了不假,但是正式操作上手的次數(shù)可不多,張嵐不在旁邊看著,張嵐不放心,盧依晨自己也不放心。
到了樓下,一個大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到張嵐走下來之后,盧依晨坐在椅子旁開始問診。張嵐站在一旁看著也不做聲,只要判斷的準確,用藥和治療什么的沒什么大問題,張嵐不會在病人在的時候多說什么。
等到開始寫藥方的時候,張嵐坐了下來,這時候最后的簽字需要他來做,也就是他要重新的復(fù)核一遍,不管對與錯,盧依晨在沒考下執(zhí)業(yè)證之前,這一道手續(xù)就不能少。
現(xiàn)在和過去不一樣了,不管什么人都喜歡用手機分享生活,有些事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人拍網(wǎng)上了。
大多數(shù)的時候,做事寧可規(guī)范一點慢一點,有些步驟也不要省。慢一點死不了人,省一個步驟等出了事就麻煩了。
張嵐在自己不在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的就是讓盧依晨不要給人開藥,可以給人抓藥,用她學(xué)的推拿手段給人做個按摩推拿也可以。
但是單獨的在張嵐不在的時候給人開藥,是絕對不能做的,哪怕只是一個小感冒一樣。
來抓藥拿藥歡迎,開藥方的事情就不能落人口實。有的時候,真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說自己背景多硬多硬什么的,總有比你利害的。
這大媽也沒別的事,就是這幾天覺得總是肩膀疼,渾身提不起來勁。想讓盧依晨給她開點藥推拿一下。
大媽不是第一次來了,盧依晨勸她去醫(yī)院檢查一下看看,大媽笑呵呵的說道:“不用檢查,什么毛病我知道。只要還能動,就這么弄點藥吃吃就行了。至于去醫(yī)院,等什么時候不能動了再說。”
從盧依晨開始坐診之后,為了練手,她看病什么的基本就是只收個藥錢,張嵐在一旁也不做聲。
接過盧依晨開好的單子看了看,張嵐拿過筆唰唰唰的簽上了名字,遞給了一旁的俞玲玲,讓她去給王嘉琪準備煎藥。
說句實話,要不是現(xiàn)在盧依晨在坐診,時不時的張嵐會幫她收拾一下手尾。張嵐是真的沒想到,京都地界和自己的老家也沒多大區(qū)別,那都有過的挺窮困的本地人。
那時候的張嵐意為的是,本地的老京都人,大都是拆遷富豪戶,一戶戶的吃喝不愁。但時間久了之后才知道,到哪都一樣,京都的戶口從來都沒有好拿的時候。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