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獲罪抄家。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說到白家,就要說到白家先主白勇,那可是先帝欽點的大將軍。不僅戰(zhàn)功累累,忠心耿耿,更于先帝親征時護駕有功,兼之與先帝性情相投,情誼甚篤,故雖為平民出身,但先帝愛重,不單給他指了高門卓氏的婚,甚至將邊關(guān)兵權(quán)托之于手。
白勇果真不付所托,戍守多年,未曾讓夷戎外患進犯毫厘,致其聲名遠揚,與先帝的君臣相知也是民間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
因感念君恩,白勇為兒子們?nèi)∶卸?、奉君,打小教育他們忠君愛國,萬不可辜負浩蕩圣恩。
白承恩自幼習武,在一圈兒的兵器兵書中摸滾打爬著長大,年方十三便隨白勇上了戰(zhàn)場,十五已能單獨統(tǒng)領(lǐng)一支隊伍。年紀雖輕,旁人卻道其勇武不凡、殺伐果斷,有乃父之風。
白奉君不同兄長,他不是個練武的料子,然而神思敏捷、聰明早慧,旁的孩子還在對著經(jīng)史子集大眼瞪小眼時,他已能做出教人驚艷的錦繡文章。未及加冠,已然中第,踏入了翰林院的門檻。
先帝對于白家青眼有加,當白勇不幸在一場戰(zhàn)役中殉身時,不僅舉國發(fā)喪,更將將軍之位遞到白承恩的手中,彼時,白承恩僅過及冠一年。
白家兄弟一文一武,年紀輕輕便門楣生輝、平步青云,人人稱羨,何等風光,在市井眼中,真真是話本一般的人物。
然而風云急轉(zhuǎn),就在白承恩接過將軍之職不過三月,先帝故去,兩個月后,白承恩勾結(jié)夷狄的消息驚雷一般炸開。據(jù)聞他籌謀著與夷狄共演一出你來犯我御敵的好戲,藉此獲得更多軍資及聲望,夷狄則能透過進犯的過程掠奪人民財物,再裝作灰溜溜實則輕飄飄的被趕跑。幸而軍中密探早已掌握證據(jù)并呈報御前,才得以在他動作前先聲奪人,將其拿下。
白家素有聲名,消息傳開之初,許多人難以置信。然而隨著軍部、刑部的審訊記錄及白承恩認罪畫押的文件公開,輿論反轉(zhuǎn),那些往日的贊頌,成了一口口的唾罵。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