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業(yè)登山的普及和發(fā)展,每年一到4,5月份,各支珠峰攀登隊伍,便會協(xié)調(diào)配合,提前在北坳冰壁上架設(shè)各種路線繩,用來降低登山客戶的實際攀登難度。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登頂珠峰時,北坳冰壁給人們帶給登山者最大的沖擊力,仍然是冰雪墻的壯美,基本沒有絲毫的兇險可言。
但極限無氧速登,則與之不同,根本無法借助路繩,只能用冰鎬在雪墻上,殺出一條血路來!
下一秒,林楓將無人機懸浮在自己的頭頂,來到冰壁下方。
尋覓了一圈后,他找了一處還不算太陡的冰層,在下面用冰鎬開了一處凹陷。
而后,便抬起左腳踩了上去,讓腳下的冰爪,緊緊咬合住冰層,開始轉(zhuǎn)移重心,向上攀爬,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等到雙腳離開地面時,林楓又用冰鎬,鑿開了第二處凹陷,穩(wěn)住了身體。
整套動作一氣呵成,讓人慨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屏幕前的王永峰和孫冰,見到林楓這等攀冰技術(shù)時,立刻便瞪大了雙眼!
這是典型的法式攀冰技術(shù)!
而北坳冰壁又因為非常陡峭,沒什么休息處,再加上冰質(zhì)不是很好,安全性十分可疑,沒有一定的技巧,根本無法完成,是名副其實的六級冰壁!
這種地方,就連孫冰這種高手,都不敢用法式技術(shù),因為實在是太t危險了,稍不留神就會發(fā)生冰崩!
這時,孫冰忍不住興奮道:“王隊,林顧問的攀登技術(shù),至少有9b+!太厲害了!”
法式的攀巖難度等級(攀冰也算在內(nèi)),是用數(shù)字來計算的,從2級一直到9。
這是一套國際上,非常常用的攀巖難度評估系統(tǒng),同時也是衡量一個攀巖者攀巖等級的重要依據(jù)!
就跟英語的四六八級一樣,等級越高,越牛逼。
按照孫冰的說法,林楓的等級差不多在9b,而他則是7a,所以二者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此時,見到這一幕,旁邊的許文超眉頭緊皺,一言不發(fā),表情復雜,直勾勾地盯著屏幕,仿佛身體被掏空了一般。
畫面中,身在冰壁上的林楓,在穩(wěn)住身體的同時,終于再度開口:“冰壁的冰層很硬,要想從這上去,肯定會耗費大量的體能,甚至發(fā)生意外……”
“楓爺,別說話了,專心點!”
“6666,主播看著蠻專業(yè)的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