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人抻了抻報紙,又仔細(xì)看了一遍,朗聲道:“下面是方大人講的話?!?br/>
“你說地方上一年一年發(fā)生過多少次糧災(zāi)了?改過不啦?還是老一套方法,換湯不換藥啊!不過人家張尚書也有理由說的,我多大歲數(shù)了?你是什么人?。磕隳昙o(jì)輕輕經(jīng)歷過幾次糧災(zāi)?還敢教我賑災(zāi)?”
“這次捐糧百官什么表現(xiàn),就這么點(diǎn)糧他能夠吃嗎!”
“你張時什么的這些大員才捐一千石,夠吃嗎!不夠!還得捐!”
“再這么下去南方那些地區(qū),像什么安澤縣全餓死了!安澤餓完,餓建江,接下來沒人餓了,全餓死了!”
“這次捐款光憑官員捐款是不夠的,民間富戶也要動起來!有一把力出一把力!”
“但是朝臣們未免捐的也太少了!你能保證接下來的半年就能把糧災(zāi)解決嗎?我勸張時他們先把做官的理念先搞懂!什么叫為民請命???反正我是把家里所有糧食都捐了,其他人看著辦吧!”
“唉,這幫人,臉,臉都不要了!”
讀報人讀完,周遭一片寂靜。
如此辛辣直白的批評顯然震撼到眾人了。
沒有那些文縐縐的說法,上來就開罵,而且方大人竟然還把自己全部糧食全捐了,還這么剛直接頂撞上官,天下竟然有這樣的人?
“方大人是真清官?。。。 比巳褐胁恢勒l嚎了一嗓子。
“這是為民請命的好官啊?。 ?br/>
“張時老賊可惡!”
一群百姓山呼海嘯般的呼應(yīng)起來,周圍的人越聚越多。
一時間給街頭堵了個水泄不通。
“方大人如此為百姓奔走,我也要捐!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在哪里捐糧?”
下面又是一片應(yīng)和。
讀報人仔細(xì)看了看報紙,高聲道:“在半山坊的半山廣場!方大人命人特地設(shè)立了募集糧食的地點(diǎn)!大家可以到那里去!”
眾人聞言一哄而散。
讀報人連聲高喊:“別急!大伙兒別急!還有消息沒說完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