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可能會想,既然連豬狗都不如了,為何這些人不起來造反,也來個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對待這個問題,咱們不能用中華的思維的去推測他們的想法。
老朱你得明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想法,是中華民族所獨有的。
老百姓看待朝廷皇室的想法其實很樸素,即誰能讓咱吃飽飯過上好日子,誰就是好皇帝,誰要是讓百姓餓肚子流離失所,逼得人活不下去了,那么百姓便會起來讓他活不下去。
這也是為何千百年來,咱們的皇帝,都以仁、賢為最高的道德標準,誰當皇帝時,沒那么暴戾,少一些苛捐雜稅,駕崩后那也得封個文帝仁宗的謚號,在史書上高低也得是個賢君的評價。
如那漢文帝,在《資治通鑒》中的評價便是‘以德化民,海內(nèi)安寧,后世鮮能及之’。
誰要是能力強點,能讓百姓日子過得好起來,如果能成功抵御外敵甚至開疆拓土,那就是文治武功的千古一帝了。
如老朱你這一般,既能開國,又能開疆,還能發(fā)展工業(yè)提升國力的,那就是千古一帝中的千古一帝,堪稱帝中帝!”
哎呦,老李啊,咱也沒你說得那么好嘛。
朱元璋被李晗夸得老臉一紅,還帝中帝呢,這話說的,要讓外人給看到了,還不得在背地里說你老李馬屁拍盡,罵咱老朱死不要臉呀。
“除了歷史上那幾個骨骼驚奇的奇葩,如南朝宋時的前后廢帝,劉子業(yè)劉昱這倆貨,其他只要腦袋正常的皇帝,都會在意自己的評價,哪怕是趙構(gòu),也得厚顏無恥的給自己貼上‘中興之主’的標簽。
為何中華的皇帝,哪怕再昏庸,也要想方設(shè)法給自己戴上明君的帽子呢,除了來自于儒學體系的道德評價外,另一方面,也是來自百姓的強大壓力。
畢竟歷史上被百姓編著歌謠罵的皇帝可不在少數(shù)啊?!?br/>
骨骼驚奇的奇葩,這倆好詞兒,咋到老李的嘴里聽著那么不對味兒呢,不過老李向來喜歡將好詞兒反著用,咱老朱也是覺得有趣。
歷史上,劉子業(yè)和劉昱,確實是千古難得一聞的昏君暴君,骨骼驚奇和奇葩用在這倆貨身上,確實有點睛的妙用。
前宋廢帝劉子業(yè)和自己親姐劉楚玉私通,還強占其姑母劉英媚,更是命公主嬪妃脫光衣服以供侍從侮辱奸淫,此等忤逆人倫之事,中華上下幾千年,也就只有他能做得出來了。
他堂弟后宋廢帝劉昱,也是不遑多讓,曾在大街上看上一個傻子姑娘,然后當眾公然交媾,還以此為樂,以至于世人實在看不過眼,戲稱傻子姑娘為路嬪嬙妃,以此來諷刺劉昱的荒唐之舉。
光想想就覺得頭皮發(fā)麻,這哪是皇帝能做的事兒,簡直連畜生都不如??!
因此兩人在被殺后,就連史書都不愿意承認這倆是皇帝,給送了一個“廢”字。
朱元璋感慨了一番后,中華以史為鑒,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其實都挺在意后世子孫對自己的評價的。
難道中華之外的番邦卻不是這么一回事,想來老李鋪墊了這么多,便是在告訴自己番邦和中華之區(qū)別?
不能用中華的思維去看待國外,朱元璋似想通了什么,繼續(xù)看了下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