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紅鎮(zhèn)因其瓷器聞名,也說得上是十里八鄉(xiāng)出了名的一個鎮(zhèn)子,看鎮(zhèn)上的學堂和藥鋪便能感覺的出瓶紅鎮(zhèn)的繁華。
一般來說,邊關上一個鎮(zhèn)子的學堂不會超過四個,但大大小小的私塾是不會少的,很多考了秀才考不上舉人的人家為了生計和名聲,會自己在家開個小私塾。
私塾一般收費會比學堂便宜一些,這就吸引了一些鄉(xiāng)里的人家,就是同書學堂一年十兩銀子的學費,在一些外鄉(xiāng)人家看來也是貴的,畢竟十兩只是學費,還沒算要用的買筆墨紙硯的錢呢。
讀書人就是剛開蒙的三百千的書,要去書鋪買,少說也要一百文,更別說先生會每天布置課業(yè),這都是要寫的啊,可費紙的!
但這是其他鎮(zhèn)子的情況,瓶紅鎮(zhèn)就不一樣了。
在瓶紅鎮(zhèn)上,基本找不出幾家私塾,因為兩家學堂基本就將周圍的學生囊獲其中,周圍的幾個鎮(zhèn)子也是有學堂的,但都比不上瓶紅鎮(zhèn)的。
一是因為瓶紅鎮(zhèn)本身的繁華優(yōu)勢,另一個則是兩個學堂的師資了。博雅學堂和同書學堂的山長均為致仕歸來的官員,這身價擺在那,誰還會去什么私塾,當然擠都要擠進學堂?。?br/>
同書學堂的山長姓柏,博雅學堂的山長姓華,此二人雖都是當過知縣,但柏山長當時是去的下縣,而華山長去的卻是上縣,而且這二人出身也不一樣。
柏山長是寒門子弟,故其非常重視寒門學子,同書學堂不僅學費比博雅的低,更是在每月一次的小考設立了前三名的獎勵,這對于家庭拮據(jù)的貧家子弟來說,正是他們需要的!
華山長則不然,祖上也算得上是書香世家,故博雅學堂的學子多是家庭條件要好一些的,博雅學堂的學生一般都不大看得起同書學堂的學生,覺得他們寒酸的很。
同書學堂的學生也不大看得起博雅學堂的學生,覺得他們太過于追求外在,身為讀書人卻太在意身外之物。
兩所學堂每年招收學生也算是瓶紅鎮(zhèn)的一大勝景了!
林竹已經錯過了學堂招收學生的日子,但可以通過考試進入。
本來林大年是想讓林竹直接去考博雅學堂的,最后被程老大夫說服了,兩家學堂都去考了一次。
按照程老大夫的話來說,之前林竹在周國時就已經考過了縣試,是一名童生,這樣的水準定能進學堂。
所以他們就應該好好選選學堂,有些時候不是貴就是適合自己的,兩所學堂他們雖然都不熟悉,但光看從學堂中走出的學生便能很容易的發(fā)現(xiàn),兩所學堂的教學風格是迥然不同的。
就在林大年為林竹上學的事奔波的時候,林梅也在為自己的“事業(yè)”煩惱。
“掌柜的,您就留下我吧!我雖是女子,可診脈開方子這些我都會!”
“哎喲,這位小娘子啊,不是我不收你,這天底下就沒有女子做大夫的,我就是留下你,病人來看病也不會找你的,你還是回去吧?!?br/>
瓶紅鎮(zhèn)上一共三家藥鋪,林梅已經把他們都問過了,沒一家藥鋪愿意收她,不說坐堂的大夫了,就是做藥童人家都不要,只因為她是女子。
“哼!現(xiàn)在你們對我愛答不理,以后我讓你們高攀不起!”悻悻地走下寶芝堂,林梅嘟囔著,這世道對女子可真不友好啊……
那她做什么好呢?要不跟著像程靈關一樣跟著師傅去普濟堂做藥童?不知道這樣行不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