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可即便是站在青巖寺最高的一座樓上,最遠也只能看到百米開外的青山,一里都看不到,更不用提千里。
在青巖寺里溜達了一圈,兩人就走了出來,其實這不過是幾座被搬空的古代建筑,保持的相對完好而已,而且小樓兩邊都是商鋪,也沒什么特別之處。
如果從考古方面來說,也許很有歷史價值,但對于普通游客來講,也就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小樓,看一圈也就完事了。
張雅莉還沒有動靜,韓東杰百無聊賴的陪著沙華逛起了附近的紀念品地攤,兩人準備爬到前面的山頂上,在高處看看花溪的自然風(fēng)光。
山腳下還有個馬場,游客們可以在這里租用小馬,沿著溪邊走一圈,也可以騎馬沿著山路上山,領(lǐng)略一下西南的青山綠水。
當(dāng)然這些活動都是在馴養(yǎng)員的保護下進行的,而且馬匹都是溫順的小馬,沒有任何的危險。
韓東杰拉著沙華走到了馬場的木欄邊,看著里邊悠閑吃草的小馬,他蠢蠢欲動。
“要不要騎馬?”
“不要,我不會?!?br/>
沙華一口拒絕,自己根本就沒騎過馬,一旦掉下來,肯定得丟半條命。
“來吧,試試唄,找匹小馬騎?!?br/>
但騎馬看起來確實很有意思,在韓東杰的勸說下,沙華終于也躍躍欲試的跟在后面,走進了馬場
騎馬是西南民族的古老習(xí)俗,也是君子六藝之一,不過在發(fā)達的城市里,養(yǎng)馬確實不如養(yǎng)車方便,因此這種流傳了幾千年的交通方式,現(xiàn)在都淘汰了。
每人交了半小時的門票錢,馴養(yǎng)員為兩人挑選了溫順的小馬,城市里來的人,見了真正的駿馬,腿都會發(fā)抖,更別說騎乘了。
韓東杰看著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小馬,擺了擺手問道
“有沒有大點的馬?”
沙華轉(zhuǎn)過頭驚訝的瞅著韓東杰。
“你學(xué)過騎馬么?”
“噢,是啊,小時候家里窮,買不起自行車,我爸就在鄉(xiāng)下養(yǎng)了一匹馬?!?br/>
沙華突然感覺自己胸悶氣短,家窮這個理由可真是萬金油,什么事兒都可以用?
窮還養(yǎng)的什么馬?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