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如今便時常在咸陽獵場與宗室之人舉行田獵,一來是拉攏宗族之人,二來也是為了不落下秦人尚武的傳統(tǒng)。
兩人之間更是時常私下較量,雖多是白澤想讓,但也總歸是有點樂趣。
忽而,白澤卻是話鋒一轉(zhuǎn),道:“對了,李斯如今在秦國驛館,你需要見見他嗎?”
“李斯,也該見見他了,雖他為仲父做事,但同樣也是大秦使節(jié)?!?br/>
提及呂不韋,嬴政有些悵然。
“政哥,李斯此人有大才,你務(wù)必將此人拉入你麾下。”白澤話語間的鄭重之意毫不避諱。
“澤弟,你很看重此人?”嬴政微微皺眉,李斯此人他聽說過,但其乃是呂不韋麾下最有才能的門客,而這也是嬴政最在意的一點。
“韓非或許在法家思想中壓李斯一頭,但韓非必然不能盡歸于秦,韓非著書立說,或許于萬世有利,但就如今而言李斯更具王佐之才。
李斯是做大事的人,我聽聞過他的謀略、遠見,不得不令人佩服,其雖迷戀權(quán)勢,但他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會做選擇?!卑淹嬷种械目毡?,白澤卻是言語著李斯的情況。
“能令澤弟如此看重之人想必非同一般,那過幾日便見見他吧!”嬴政對白澤所說也并未懷疑,只是李斯的身份令他有些不喜罷了。
白澤是個成敗論者,敗者在他眼中永遠都是敗者,既然李斯能拜為相國自是有其才。
李斯是大秦重要的奠基者,可謂是功在當下,而韓非之功不在當下,在萬世。
李斯,原為楚國小吏,后師從荀子學帝王之術(shù),如今乃是呂不韋門客,此番擔任大秦使節(jié),應(yīng)是其動了登頂權(quán)勢巔峰的心思。
其與韓非一般,雖學于儒家,但卻成于法家,雖韓非集法家之大成,但李斯也毫不遜色,其政治遠見、謀略非韓非可比。
李斯此人非大才二字可形容,其極富才華,可以說,李斯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執(zhí)行者。
然駕馭此人卻是非常人可為,但恰好嬴政便是這樣的人。
可以說,嬴政成就李斯,而李斯也是推動大秦橫掃六國的一大助力。
.........
秦國驛館,守衛(wèi)森嚴,周圍百米之內(nèi)更是無一行人,這便是如今大秦在其余列國的威勢。
自上一任秦使遇刺身亡后,隨李斯入韓的侍衛(wèi)便多了一倍,這不,周圍的秦軍身著黑色盔甲,面戴黑色銅制面具,手持長戈屹立,軍容齊整,頗具秦軍威武的風采。
驛館內(nèi),大秦使節(jié)李斯看著手中的簡牘有些凝重,甚至一向穩(wěn)重的他,心中也泛著一絲不安。
“大王怎會到此?莫非是由于朝中存在的危機?還是其他原因”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