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Ethic這么想,在場幾個評委腦中此時全是差不多的想法。等把自己想問的東西問了,發(fā)現(xiàn)白芍芍給出的答案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問題,甚至還在話語中不自覺帶出了一些關于實驗新進度的話,更是讓他們一時間心情格外復雜,既開心能聽到這么好的解答,又郁悶得仿佛是看了最勾人的電視劇預告卻不能看到正片。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不得不收斂起聽得正歡暢的情緒,重新端上作為評委的架子,矜持地點點頭,便拿起筆在評分表上寫寫畫畫地給出自己對他們這場答辯的打分判斷。
今年“蘆花物理杯”比賽制度改革,本就倍引關注,先前華國有一個賽區(qū)金獎團隊獲獎真實性被質(zhì)疑的事更是引發(fā)熱議,也使得本可能不會那么引人注目的白芍芍團隊及他們的論文進入了其他參賽選手的視線范圍。
能順利進入總決賽的論文不可能是水貨。
在登錄“蘆花物理杯”官網(wǎng),打開白芍芍團隊的論文前,他們就已經(jīng)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
但當他們打開那篇論文,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被震撼到了,甚至能理解為什么這樣的論文會被質(zhì)疑。
過于前沿的新鮮物總是很難被落后于前沿一大截的人所接受,就好像時尚圈的審美也與尋常人的審美很難達到一個共同點。不是有什么貶義在里面,而是當今社會極為普遍的一個現(xiàn)狀便是如此。
這可是將原本已經(jīng)被判定21世紀,或者說起碼是21世紀的前半部分不可能有新的可以影響到社會發(fā)展的科研成果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徑直往前推動了不知多少步!將BEC與S原子融合,而后便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其他設想并排除錯誤答案,再進一步得出新的成果。
而今天,聽到白芍芍的答辯演講以及對評委老師們的回答,這才徹底坐實了他們心中的這個猜想。
‘果然如此?!麄冊趦?nèi)心想著,‘他們真的有了新的研究進度,這可真的太令人艷羨和震撼了些。’
比起第三輪評審時孟云義他們的質(zhì)疑,總決賽的參賽選手不僅沒有對白芍芍他們的成果和展現(xiàn)出來的實力表示不解,因為他們明白,這篇看似只是尋常競賽論文的《多重耦合振子系統(tǒng)下BEC與S原子融合探尋》到底意味了些什么,又為何評委老師們的問題聽起來似乎比對其他參賽選手時有“放水”嫌疑。
那不是放水,只是他們所有人都沒有白芍芍團隊的人對這個科研成果和研究進度更了解。
就好像,有誰能比牛頓更理解自己的萬有引力定律到底是在講些什么?高考時選用了某個作者雜志文章作為高考理解文章的出題人也并不理解作者在結尾提及寫那個藍色窗簾的真正意義。
毋庸置疑,這句對視一場令所有關注物理領域的人目眩神迷的精彩演講。
即使存在競爭關系,在場參賽選手也不由以熱切的眼神看向白芍芍團隊幾人,只恨迫于“素質(zhì)”問題不能說話,否則他們必得立馬和他們加上聯(lián)系方式,不論是考慮到人脈關系亦或者是單純的互相討論學術,都是有利無害的社交。
在白芍芍之后,還有許多團隊答辯代表上臺發(fā)表講演。
他們固然也表現(xiàn)出色,只是運氣可能不太好,這才排在了白芍芍團隊后面進行答辯。雖然說出來可能有一些不好聽,但事實就是如此。有了珠玉在前,很少有人會再格外欣賞和贊嘆排在后面略顯失色的瓦片,因為珠玉已經(jīng)拔高了他們對后面其他團隊的期望和心底標準線,自然使得原本稱得上不錯的表現(xiàn)變得尋常了起來。
對此,參賽經(jīng)驗豐富的參賽選手們也都心中有數(shù)。難過和郁悶固然是有的,但并不會對白芍芍團隊有任何意見,因為他們清楚實力不夠就是實力不夠,那是自己的原因。
總不能你太弱,不反省,反而怪別人太強吧?那也太令人迷惑了。
為了不讓參賽選手的心態(tài)受影響又或判斷出評委的喜好而做臨時更改,“蘆花物理杯”總決賽的答辯分數(shù)并非及時出又或者隔一會兒出一個,而是等所有團隊都答辯完畢才會統(tǒng)一出分,然后直接公布本屆金銀銅及其他鼓勵獎的獲獎者。
等所有參賽團隊都上臺進行完了答辯,工作人員便將成績輸分到系統(tǒng)里面,并最后和評委確定評分是否一直都以同一個標準進行,因為后面的分數(shù)明顯是有持續(xù)走低趨勢。
因著白芍芍團隊的論文和答辯講演表現(xiàn)都過于出色,拔高了評委們在這場競賽里的“審美標準”,于是在他們團隊后面進行答辯的團隊分數(shù)就相對來說明顯都低了許多的事,評委們其實心中也有數(shù)。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