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值初冬時分,但見那霜凋紅葉千林瘦,嶺上幾株松柏秀。。23未開梅蕊散香幽,暖短晝,小春候,菊殘荷盡山茶茂。寒橋古樹爭枝斗,曲澗涓涓泉水溜。淡云欲雪滿天浮,朔風(fēng)驟,牽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小路中,陳漢牽著白馬,孫猴子嬉笑著走在一邊,唐僧高高在座。突然,旁邊草叢中闖出六個人來,各執(zhí)長槍短劍,利刃強(qiáng)弓,大咤一聲道:“那和尚,那里走!趕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饒你性命過去!”唬得那三藏魂飛魄散,跌下馬來,不能言語。
陳漢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沒讓他摔在地上。
孫悟空道:“師父放心,只是一些小蟊賊,不用放在心上?!?br/>
孫猴子動手,卻是沒大沒小,他與六人胡謅了幾句,抬手就拿出了金箍棒,六個毛賊嚇的亂竄,卻被他縱身趕上,一人一棒,打死在地。
陳漢搖了搖頭,走到一旁,把尸體聚在一起,默默念咒。那邊唐僧道:“你太莽撞了!他等雖是剪徑的強(qiáng)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該死罪。你縱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這卻是無故傷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你也行兇,執(zhí)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
他這話說的大義凜然,陳漢聽的眉頭卻皺了起來。他是孫悟空教導(dǎo)出來的。又兀自行走過,知道對惡人當(dāng)除惡務(wù)盡,所謂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語,他也認(rèn)同,卻不全認(rèn)同。
有些人,便是放下了屠刀,也是該殺的,不然死去的人,如何伸冤呢?
他在這里想著。那邊孫猴子卻氣的不行,按耐不住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浩惡我,我回去便了!”
陳漢一驚,想要叫住孫悟空,他卻已經(jīng)飛走了。那唐僧悲怨不已,道:“這廝。這等不受教誨!我但說他幾句,他怎么就無形無影的,徑回去了?罷,罷。罷!也是我命里不該招徒弟,進(jìn)人口!如今欲尋他無處尋,欲叫他叫不應(yīng)。去來,去來!”
陳漢馬上道:“長老休說這等話。我從小認(rèn)識大圣,已有一百多年。大圣不是這等人,他只是被長老說的煩了,這才去了,相信冷靜下來后,便會回來的。”
與人承若,當(dāng)盡心完成。他心中,大圣絕對是一個遵守承若之人。
唐僧搖頭不語,陳漢也不多言,扶著他上馬,繼續(xù)往前走。行不多時,只見山路前面,有一個年高的老母,捧一件綿衣,綿衣上有一頂花帽。
唐僧看此,便要下馬,陳漢一把扶住他,謹(jǐn)慎道:“不知老母哪里人?為何來此?”
唐僧不明所以,喝道:“不要多言,快快讓開?!?br/>
陳漢不語,只是盯著老婦,全身都繃了起來。
那老母本還想說一番話,卻想不到唐僧身旁還有陳漢此人,她默默一算,就已知道陳漢來歷。身子一晃,卻是現(xiàn)了金身。
唐僧大驚,趕緊下馬俯身拜道:“弟子唐三藏,拜見觀音菩薩?!?br/>
陳漢也趕緊躬身行禮,道:“不知菩薩親臨,還望菩薩不要見怪?!?br/>
菩薩微微一笑,對陳漢道:“你且先退去,我與長老有話要說?!?br/>
陳漢點頭,也不多言,暗自退開了。不多時,菩薩化作金光往東飛去,陳漢回到唐僧身前,看他身旁多了一件綿衣、一個頂花帽,奇怪道:“這不是剛才菩薩手中的嗎?”
唐僧微微一笑,沒有言語。陳漢也沒有多想,道:“長老,我們繼續(xù)走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