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扶膝而起,道:“梁興那我們會解決,如今我人手短缺,皇弟手下人才輩出,做掉皇甫韻他們的事就交給你了?!?br/>
“至于輿潮,你我二人一同出力,如何?”
搞倒周徹,周漢便可以徹底將鍋撇掉。
到時候無論在朝中、在軍中、還是在民間,所有人都會默認將敗軍之責歸咎到周徹身上。
周漢‘武勇善戰(zhàn)’的形象不會崩掉,他繼續(xù)爭下去的根基就還在!
至于周明,好處不言而喻:河東之功,他一口全吞!
周明沒有拒絕的理由,當即點頭:“可。梁興一死,我便會擇出人手。”
“趙遠圖一定會派人緊守,一定要挑好手!”周漢囑咐道。
“到時候算準時間,推動輿潮,讓人群涌上前去,便可渾水摸魚?!崩钋鍙┠碇?,連擊殺點都算好了:“人在城外,由趙遠圖負責;進城門后,廷尉府便有看守義務(wù),就讓他們死在城門口吧。”
眾人走后,周明召集幾個心腹武人,讓他們舉薦一高手。
“這個不難。”江撼龍開口:“我手下不乏武夫,挑上十來個最能打的去便是。”
“不行!”周明一揮手打斷:“這件事一定要做的隱秘,一旦露出馬腳,讓人知道滅口的是我們,反而會弄巧成拙。人愈少愈好、愈強愈好!”
“不知殿下是否聽過,南刀北槍,河間趙佐?”
這時,又一名武人站了出來。
其人名為趙仁,在雒陽城外以經(jīng)營武館的名義,替周明養(yǎng)了不少打手。
所謂南刀北槍,是指在大夏南北各為代表的兵器。
因北邊漢人主要與草原民族廝殺,多是戰(zhàn)陣對決,又地形開闊,故以長槍為王。
而南地多丘陵,地形破碎,又蠻子眾多,廝殺時騰山穿嶺,便以漢人慣用的環(huán)首刀為主。
北槍的集大成者,便是趙仁來自的河間趙氏。
趙氏先祖六代為將,都在北方鎮(zhèn)守邊關(guān),后來第六祖卷入奪嫡之爭,斗爭失敗后遁回鄉(xiāng)里,立下祖訓不準趙氏后人再為官。
為了槍法能得以傳承,繼續(xù)為鎮(zhèn)守漢土出力,便開始傳習槍法,成為北槍大宗。
到了這一代,周明鈔能力通天,特意跑去河間挖趙家之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