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身后,還跟著五六百號人。
負弓掛刀,盛氣凌人,讓人不敢直視。
沈信只知李青來,但不知具體時間。
李青也未明說,而是突然快馬奔襲——效仿他兒子李望柏,主打一個讓人措手不及。
因此,當他抵達時,沈信還沒來得及迎接。
其人在護衛(wèi)簇擁下,目光掃過偌大鹽廠,首先便鎖定了成片的粥篷。
“嗯?”
“早上還施粥?”
李青眉頭一挑,繼而又發(fā)現(xiàn)大批婦孺。
其中,甚至有一位母親,往幼兒口中灌著米湯。
這再正常不過的一幕,出現(xiàn)在多年災荒的河東,倒是頗為刺眼起來。
“還給婦孺施粥,可真是開了眼。”
說話的人是李青身旁的高大武士。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藍眼黃須,名為吉茲——他曾是一名入侵漢土的胡人,后來部隊被大夏軍剿滅,被迫逃亡于河東,得到李青的收留。
其人武勇過人,拋開李望柏這個箭術(shù)了得的三公子,為李氏家族武力最強者。
多年來,一直擔任李青貼身武人。
“看來沈信底子還厚的很啊!”李青眼神冷了下來:“他可以大度,但不能拿我的東西大度!”
此言得到隨從們的極大認同。
一人一碗粥,整個鹽幫多少人?每日要平白消耗多少錢糧?
莫說是不干活的婦孺,現(xiàn)在外頭便是做事的苦力,也就吊著一口氣罷了。
身上掛著繩索干活,累死、餓死、亦或被打死那不是常態(tài)么?
河東的天災不知道何時過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