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起來,那笑容陰沉絕望,眼底是一派的死寂破碎。元卿凌看著,心頭竟有些發(fā)酸。這就是悲劇的起因。
病的人,不止是靜和郡主。還有他。
疑心,偏執(zhí),妄。想。
他的脖子伸長了一下,像是從龜殼里慢慢地鉆出來?!暗?,我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讓她和青陽君的孩子死在腹中,那一碗藥,我下了很重的分量。我想著,她或許會死的。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是?她再也不可能和她的青陽君見面了?!?br/>
他的身子慢慢地又蜷縮起來,不話了。
元卿凌等了許久,他都沒后面的事情。
仿佛他認(rèn)為。整個故事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
或許,后面的那些事情。連他都不能面對,不敢碰觸了。
元卿凌開口道“這些話。我不能轉(zhuǎn)告給她,我只能替你轉(zhuǎn)告一句對不起,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如果你完了,就回去吧。”
縱然有天大的苦衷,天大的理由,他做的事情都令人發(fā)指,不可原諒。
他坐了一會兒,之后一句話也沒,便起身走了。
他走出去的時候,風(fēng)很大,那寬松的袍子被吹得鼓起來,他的腳步有些踉蹌虛浮,元卿凌看著,竟覺得他隨時都會被風(fēng)吹走。
靜和郡主被接走了,但是她不愿意留在府中,她要求去明月庵。
崔家是反對的,因為那個故知就被送到了明月庵去。
如果她要靜養(yǎng),可以到任何地方,不必是明月庵。
可她堅持如此。
崔家沒辦法,只能叫了幾個得力的丫頭婆子,到明月庵里頭去伺候她,主要是防著那個故知。
但是,故知并沒有在明月庵,她被送到明月庵之后,第二天就逃了,不知所蹤。
無人關(guān)注她的死活,但是,她懷著魏王的孩子,明月庵的主持還是帶著人到處找了一下,找不到,便稟報了衙門,衙門再稟報太后。
太后也沒傷心太久,這孩子命不好,有這么一個娘親,更有這樣的一個爹,出生也是遭罪。
對于靜和郡主到明月庵的事情,元卿凌其實是支持的,只要故知不在那邊的話。
明月庵她去過,佛門凈地,莊嚴(yán)寶相,適合在里頭思考人生或者療傷養(yǎng)病。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